close

日期 : 2018.04.26

 

 

天氣 : 涼爽晴朗

耗時 : 09:25 - 14:35 (5小時10分)

路程 : 約 8.21KM 

步數 : 約 12,000

消耗 : 約 27 kcal 

路徑軟體 : OruxMaps

 

對三峽行修宮的感覺,還是一直停留在國小遠足時的印象,唯一還清晰記得是那時後自己坐在宮旁的半山腰階梯上,跟一位年長的阿婆買了一包木瓜絲, 和阿婆邊聊天邊吃木瓜絲的場景。 時光飛逝,雖然數年曾再至此一遊,但總是沒有國小遠足時的印象深刻。 今日再舊遊此地,主因不是來拜拜,而是來登白雞三山;白雞山、雞罩山和鹿窟尖山。 白雞除了三山外,也是裕峰煤礦 : 海山一坑的遺址所在地。 民國73年的礦坑災變,導致93人罹難,今日當然是帶著恭敬的心朝山而來,所以心境不太一樣。

早上 9:15 將車停於 三峽行修宮停車場,整理行裝時才發現平板的電力只剩下36%。 平板主要是來記錄路程軌跡和高度的,既然事已至此,也無能為力了,就讓它自己看著辦嘍。 9:25從停車場出發,上階梯往宮旁的產業小徑向上前行。

 

行修宮停車場一景

P_20180426_092645_vHDR_Auto.jpg

行修宮旁產業道路往禪光寺方向行進就對了,但來到這個寺方自製的標示時,還是要繼續往前直行,取左就是要造訪佛門清淨地。

P_20180426_093453_vHDR_Auto_HP.jpg

三峽溪旁的桐花美景

P_20180426_093500_vHDR_Auto.jpg

由行修宮停車場至登山口約700公尺,高度由160M上升到272M,走了近20分鐘,這小上坡也是挺累人的。

P_20180426_093917_vHDR_Auto_HP.jpg

步道口跨越 三峽溪 的木板舊道,已腐鏽大半,旁邊則是新建的水泥跨橋。

P_20180426_093933_vHDR_Auto_HP.jpg

過橋後,仍舊是一段無止盡的上坡小道,小道相當寬敞,應該可以容納一輛轎車而行吧。

P_20180426_094204_vHDR_Auto.jpg

路途中有一石橋,橋上有細軌鐵道,這應該是當時運煤車軌道遺跡吧

P_20180426_095223_vHDR_Auto_HP.jpg

軌道遺跡

P_20180426_095313_vHDR_Auto_HP.jpg

10:10 來到 裕峰煤礦遺址 H320,此地腹地相當的大,旁邊還有數棟礦場辦公室,當年應該熱鬧滾滾吧

P_20180426_095843_vHDR_Auto.jpg

裕峰煤礦遺址處,有左右兩條叉路,左右兩路皆相通,形成類環狀路線 (Y字型的步道 : 底部是行修宮,中間交叉部分是煤礦遺址,左方是586峰、白雞山和鞍部衍伸可至雞罩前鋒、雞罩山,右方是鹿窟尖山,Y字兩點間則是鞍部),都可到白雞山或鹿窟尖山。

P_20180426_100024_vHDR_Auto.jpg

這是 裕峰煤礦忠義坑的坑口,之後改名為 海山煤礦一坑,73年礦坑發生礦災,共有93人罹難。

P_20180426_100049_vHDR_Auto.jpg

今日取左先登白雞山,部分步道仍保有當年留下的木枕道,路徑之林相算是相當的原始,也因此感覺較潮溼。 由此至白雞山,一路上 小黑蚊 伴隨而行,時而嗡嗡於耳,時而發狂亂撞,煩死人了。

P_20180426_100832_vHDR_Auto.jpg

礦坑高處有一坑洞,洞內有一部尚屬完整的捲揚機,是昔日礦坑斜坑內運輸台車的動力裝置

P_20180426_101140_vHDR_Auto.jpg

坑洞前的桐花落葉,真可稱為 桐花大道

P_20180426_101259_vHDR_Auto.jpg

超大隻的獨角仙。 山徑不是旱溪上落葉的平地,而是在獨角仙旁僅容一腳踏立的小路。 這登山步道很多都是沿山壁而行,路徑相當的窄小,行走起來要格外的小心。

P_20180426_102405_vHDR_Auto.jpg

10:50來到步道指示牌旁有小腹地上有一基石,一面刻 "五八六",一面刻"山林XXX",大基石旁還有一小基石。 此處H640,估且稱它"586峰"好了,還望山有指正。

P_20180426_105354_vHDR_Auto.jpg

一路走來就是爬、爬、爬,終於來到一處空曠的山頂,前方較低的山頭上滿是桐花,更前方應該是 三峽、鶯歌之地。 美不勝收阿

P_20180426_110025_vHDR_Auto_HP.jpg

這裡有許多登山團體留下的登山條,由此往上攀爬就可到白雞山頂了。

P_20180426_110809_vHDR_Auto.jpg

第一段90度峭壁直上

P_20180426_111123_vHDR_Auto.jpg

第二段90度峭壁直上

P_20180426_111456_vHDR_Auto.jpg

第三段90度峭壁直上後即可登頂。 這讓我想起以前爬 十八羅漢岩時的陡峭山勢,發覺登白雞山之陡峭是迷你版的十八羅漢岩,可敬可畏

P_20180426_111749_vHDR_Auto_HP.jpg

11:10 費盡千辛萬苦,終於來到白雞山頂,擁抱野牛5號基石。由行修宮H160至白雞山H734,高差約H574,花了105分鐘約行走3.5KM。 山頂展望不佳,可惜

P_20180426_111930_vHDR_Auto_HP.jpg

白雞山前行約3-5分鐘,來到鞍部叉路口。 取左可登 雞罩山前峰、雞罩山,取右可至鹿窟尖山或下山至行修宮。 仍取左行

P_20180426_113343_vHDR_Auto.jpg

由白雞山之鞍部往雞罩山前行,山徑是一路向下至山凹處,再向上往稜線走,如此被折騰一番後,腳又開始抽筋了。

P_20180426_114011_vHDR_Auto.jpg

幸好大腿抽筋現象僅是隱隱作痛,還沒有發作。 就這樣一路小心慢走,12:00 來到雞罩山前鋒H770,無展望,可惜

P_20180426_120101_vHDR_Auto_HP.jpg

退回路徑再繼續前行,穿過一片竹林後,再行不遠就可到 雞罩山

P_20180426_120332_vHDR_Auto.jpg

12:07 雞罩山 H780,展望不佳,還是 可惜

P_20180426_120649_vHDR_Auto.jpg

雞罩山旁,盛開的美麗花朵

P_20180426_122323_vHDR_Auto_HP.jpg

雞罩山旁,取暖中的毛毛蟲

P_20180426_125125_vHDR_Auto.jpg

13:07 由白雞山鞍部往鹿窟尖山方向移動,由此開始,山徑是一路緩慢而下,部分路段已可清楚聽到附近民家或山耕農戶居民的聊天聲

P_20180426_131429_vHDR_Auto.jpg

登鹿窟尖山前的鞍部,此處高度 H633。 由此登鹿窟尖山約莫40分鐘,考量到大腿抽筋的現象,只好放棄直接下山。 真是殘念

P_20180426_133000_vHDR_Auto.jpg

鹿窟尖步道是沿著 三峽溪 而闢行的,因此也是相當的濕滑,小黑蚊也依然相當猖狂,真希望隨身有把電蚊拍,給它們好好地啪啪啪。 這段護欄,是2步道中唯一的一小段。 當然,看到護欄就表示快道遺址地了,腳程也不自主地加快了些。

P_20180426_135713_vHDR_Auto.jpg

過了木板橋,就有房牆遺址出現了

P_20180426_140202_vHDR_Auto.jpg

兩側房牆遺址,不知是礦工休息室、煤礦辦公室或是民宅,想必當時採礦仍在進行時,應該是人聲鼎沸,熱鬧滾滾才是

P_20180426_140245_vHDR_Auto.jpg

礦工帽一頂

P_20180426_140325_vHDR_Auto.jpg

回到 行修宮的產業道路,發現一隻 紫亮的中型鳥,似乎希望在樹葉下能翻找到牠的食物。 祝 願牠 吃飽飽。 走到行修宮美食廣場,登上階梯欲向 恩主公請安,這時2大腿同時抽筋,苦撐10分鐘後,待抽筋現象較舒緩歇後,還是下階梯至美食廣場休息,放棄請安一事,回家。 無奈。 日後再找時間補上 鹿窟尖山,慎便造訪紫薇步道。

P_20180426_143100_vHDR_Auto.jpg

高度圖

graph2.png

路線圖

Screenshot_2018-04-27-13-35-35_01.jpg

 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臘腸咪 的頭像
    臘腸咪

    臘腸咪 的部落格

    臘腸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